电压(U)、电流(I)和电阻(r)之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(Ohm's Law)描述,它是电学中最基础、最重要的定律之一。其核心公式为:
其中:
U 表示电压(单位:伏特,V)
I 表示电流(单位:安培,A)
R 表示电阻(单位:欧姆,Ω)
欧姆定律可以通过公式变形来描述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:
公式 | 含义 | 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![]() | 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| 计算电路中的电压降 |
![]() |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| 设计电路时确定电流大小 |
![]() | 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| 测量未知电阻值 |
定义:电压是推动电荷移动的能量差,类似水压推动水流。
举例:
家用插座电压为220V(中国)或110V(美国),电压越高,驱动电流的能力越强。
电池的电压(如1.5V)决定了其供电能力。
定义: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,类似水管的流量。
关键点:
电流大小取决于电压和电阻()。
高压或低电阻会导致电流增大(如短路时电流极大)。
定义: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,类似水管中的狭窄段。
影响因素:
材料:铜电阻低(0.017Ω·mm²/m),铁电阻高(0.1Ω·mm²/m)。
截面积:导线越粗,电阻越小()。
长度:导线越长,电阻越大()。
问题:一个220V、100W的灯泡,电阻是多少?工作电流多大?
解法:
功率公式
欧姆定律
问题:用2.5mm²铜线(电阻率0.017Ω·mm²/m)给10米外的设备供电,电流10A时电压降多少?
解法:
导线电阻
电压降
问题:为什么短路时电流极大?
解析:短路时电阻,根据
,电流趋近无穷大(实际受电源内阻限制),导致发热甚至火灾。
欧姆定律仅适用于线性电阻(如金属导体)。
二极管、LED等非线性元件不遵循欧姆定律,其电流-电压关系呈指数曲线。
交流电路中,电阻(R)扩展为阻抗(Z),包含电阻、感抗、容抗:
其中
误区1:“电阻越大,电流越小,所以高电阻更安全。”
事实:高电阻虽限制电流,但若功率$P = I^2R$过大(如电热丝),仍会发热引发火灾。
误区2:“电压高一定危险。”
事实:人体伤害取决于电流(≥10mA可致命),高压但高电阻(如静电)可能无害。
核心公式: —— 电压是电流和电阻的乘积。
关键逻辑:
电压驱动电流,电阻限制电流。
高压或低电阻 → 电流增大;低压或高电阻 → 电流减小。
应用场景:电路设计、故障排查、电器选型均依赖欧姆定律。
记住:欧姆定律是电学的“牛顿第一定律”,一切复杂电路分析都从这里开始!
相关标签: # 电压 # 电流和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? # 电流 # 电阻